【编者按】放眼全国,包括公路行业的竞争上岗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与竞争者的业绩、笔试相比,演讲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公路》邀请著名演讲力培训专家、“口才树”理论体系创始人、“张嘴就来”演讲力训练营发起人、北京大学公众演讲与管理沟通课题组组长文若河,结合丰富的演讲培训经验,为广大读者答疑解惑,开设专栏。此文转载于《中国公路》文若河专栏。
会演讲的领导更据领导力
——演讲力决定领导力
(资深演讲力培训专家 文若河)
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公路行业的干部职工聊一聊演讲这个话题。说起演讲,大多数朋友也许并不能准确地说出它的概念,但对演讲行为本身咱们是不陌生的。几乎在所有人的脑海中,都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对于演讲的形象性界定:有一个空间(封闭的或露天的),有一个人在讲话,其他人在听这个人讲话,这就构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演讲”。有了这个形象性的界定,演讲的定义也就呼之欲出了——演讲就是某一特定的个体在特定的空间面对三个及三个以上的听众发表有目的的、连贯性的讲话。
演讲力(也就是演讲的能力)是咱们公路行业干部职工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演讲力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可能有朋友不同意这个观点,他们可能会认为咱们公路行业的干部职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第一要务,所以业务能力才是第一位的,那现在文老师说演讲是核心竞争力,难道我们天天不工作光演讲吗?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大家想得没错,演讲固然不能取代实际工作,但是演讲却能对实际工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甚至能决定实际工作的走向。咱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部队作战之前要做战前动员,电影《巴顿将军》就是以巴顿慷慨激扬地做战前动员开始的。战前动员当然不能代替打仗,但是富有感召力、让人血脉贲张的战前动员却能非常有效地鼓舞士气,提升整个队伍的战斗力,为打胜打赢奠定良好的基础。部队进行战前动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群体(团队)明确目标、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过程。
咱们人类是结群而居的,是群体性动物,群体要建立正常的秩序,进而达到思想和行动上的统一,就必须有一个权威的声音明确规范、维护秩序、宣传鼓动、解释说明、发号施令……不论大群体还是小群体都是如此。而这样的工作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更多的是由群体领袖来承担的。这就涉及到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词——领导力。
“领导力”是近年来非常热的一个词,无论是企业老总、高管、还是一般的中层管理者,几乎到了言必及“领导力”的程度。相信咱们公路行业也掀起过“领导力”的热潮。也不能怪大家对“领导力”推崇备至,领导力的作用确实不可小视。关于什么是“领导力”?我个人比较认同以下描述——“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它能使人们超出常规标准、常规质量地去完成任务,并且乐意这么做。”
我们看,“超出常规标准、常规质量地全完成任务”,这不就是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了员工的潜能吗?“乐意这么去做”,这不就是员工发自内心的自动自觉吗?能让员工如此积极主动、自愿自觉的、而且是超水平地去工作,这确实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管理行为可以做到的,这种情况只能诞生于卓越的领导力之下。
那么,这魔幻般的领导力究竟来自哪里呢?很多人认为要获得这种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领导力,这其间肯定有什么独门秘籍,更有不少人把领导力称为艺术,给领导力增添了几分非常人所能及的神秘色彩。其实,要获得超凡的领导力,真的没有这么悬乎、这么复杂,我认为只要做到两点就足够了。
第一点,行为示范。《论语》中有一句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身在一定的领导层级,你的命令要畅行无阻,要让下属心悦诚服地服从你,根源还在于你自身。如果领导者能够身先士卒,那么不用命令,下属就很容易跟着他走,指哪打哪。如果你要求下属做到的事情自己都做不到,那么迫于你的职务权威,下属对你的命令可能不敢不从,但那也仅仅是表面上的应付而已。
我们看反映解放战争时的影视作品,里面常常会出现这样非常有意思的一幕:当两军对垒发起冲锋的时候,国民党的将领通常是把枪一举,高喊:“弟兄们,给我上!”而他自己则远远地躲在队伍的后面。再看解放军的指挥员,他们总是把枪一挥,大喊一声:“同志们,跟我冲!”然后第一个冲出战壕。一个“跟我冲”,一个“给我上”,其结果如何?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
第二、语言引导。
那么,是不是光靠行为示范就能产生超凡的领导力呢?也不能这么认为。行为示范必须和语言引导配合使用,才能相得益彰。就说我们刚刚讲过的这个例子吧,解放军指挥员在跳出战壕的一刹那,不是也高喊着“跟我冲”吗?实际上,如果领导者仅仅进行行为示范而没有语言引导,是绝对不可能形成超凡的领导力的。
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有一个朋友,是一个创业阶段的公司的老总。有道是“头三脚难踢”,在创业阶段,公司会面临着各种各样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压力。我的这个朋友不怕吃苦,天天加班加点,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真的可以说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按说老总这样率先垂范,下面的员工也应该以老板为榜样,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工作才对吧?事实并不是这样。就说一件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吧,如果他不点名要求谁谁谁留下来加班,大家肯定都是到点就走。我这个朋友很郁闷啊,他就想不明白了,为什么自己这样拼命,就不能把员工带动起来呢?为什么?因为他只是非常“悲壮”地在做事情,而没有告诉员工为什么要这么做。员工对他的行为缺少理解和认同,甚至认为加班加点只是老总的一种工作习惯。从这个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没有语言引导相配合的行为示范,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世界著名营销大师杰克·特劳特先生在其力作《简单的力量》一书中才写道——“最好的领导者知道,仅仅有方向是不够的。最好的领导者是故事的讲述者、拉拉队长和引导者。”我理解特劳特先生此言的含义是,作为一个群体或者说一个团队的领导者,要善于借助语言的力量为群体和团队成员指明发展的方向,描述美好的未来,灌输正确的理念,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和规范,积极引导和调动团队成员的情绪,为大家加油鼓。也就是说,好的领导者一定要再团队中享有“话语权”,不仅要成为团体行动的核心,还要成为精神层面的领袖,在这一过程中,超凡的领导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所以,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领导干部的领导力高低和他的演讲能力高低是成正相关的,演讲力强,领导力水平自然也就高。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看一看身边的例子,无论是阿里巴巴的马云、新东方的俞敏洪还是美国GE的杰克·韦尔奇,还是不久前刚刚辞世的,给世界带来震撼性影响的苹果公司的乔布斯……这些杰出的企业家,他们能把企业做到如此大的规模,具备如此高的知名度,其领导力是自不待言的。那么,他们的演讲力如何呢?一个字:“强”!别人咱们都不讲,就说乔布斯吧,乔布斯正是靠演讲缔造了苹果的奇迹。
如果这些还显不足的话,那么我们再把目光投向历史。众所周知,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时候条件是异常艰苦的,要吃没吃、要穿没穿,后有追兵,前途难料。几乎所有的困难红军都占全了。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怎么带领团队?首先靠行为示范,这是毫无疑问的。战士忍饥挨饿,毛泽东、周恩来等高层领导身先士卒,一起忍饥挨饿,一点没有特殊化。但仅仅共苦就够了吗?远远不够的。现在我们讲人要为梦想而活,过去老百姓讲日子要有奔头,今天可以吃苦、明天可以吃苦、后天还可以吃苦,但这苦要吃到什么时候?苦尽之后会不会甘来?如果不有效能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团队就不能有效凝聚在一起,队伍就会垮掉。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领袖说话了。毛泽东同志告诉战士们,虽然我们现在还有弱小,蒋介石貌似很强大,但是只要我们团结在一起,我们就像一块小石头,迟早能打碎蒋介石的大水缸。另外,针对团队内部悲观主义者“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的质疑,毛泽东坚定而豪迈地告诉大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重温这些话语,并把它们放到领导力的层面去考量,我们不能不感叹:“伟人所创造的奇迹一半以上是演讲的贡献!”由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怀疑演讲力决定领导力呢?
朋友们,无论您在公路行业是现实中的领导,还是未来的领导,要想成就超凡的领导力,就必须要具备出众的演讲力。我请大家一定要记住: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做”就是“说”,“说”就是“做”,演讲是贯穿领导干部工作始终的行为,可以说演讲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我们不能想象一个在群体(团队)成员面前不能开口、不会讲话的领导,能激发出团队成员的潜能,使团队成员能“超出常规标准、常规质量地去完成任务,并且乐意这么做。”现在越来越多的职场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演讲的重要性,已经在悄悄地补这一堂课了。在我主讲的”张嘴就来”演讲力训练营里,每期都会有很多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管理者,甚至初入职场的新人。所以,朋友们,重视演讲、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演讲能力吧,这是成就卓越领导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